小强文学网 - 耽美小说 - 田园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6

分卷阅读216

    几年生态破坏的厉害,很多树林都被砍伐殆尽,这个时候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竹林成了代替森林,巩固水土,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选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竹子的实用性,但这些还不够,郑新河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资料上,用力的捏紧,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份资料将可能达成他的希望,彻底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怀揣着这种火热的念头,郑新河见到了陆凌西。他已经从王朝亮口中知道了陆凌西年纪不大,但怎么都想不到对方会如此的年轻,甚至看起来还像是个未成年。不等郑新河收起脸上的诧异,王朝亮已经笑着帮他们介绍,“小西,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朋友,你叫他郑叔叔就好。”

“郑叔叔。”陆凌西十分客气。

眼前的郑新河看着也就是五十出头,个子不高,身形有些微胖,许是因为用脑过度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几乎没剩几根了,形成了一个地中海的发型。

听到了陆凌西的声音,郑新河回过神来,他压下了脸上的诧异,自嘲地笑了起来,“后生可畏,看到小西我才知道我是真老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郑新河很自然地跟着王朝亮叫起了小西二字,以此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他态度亲切风趣,陆凌西对他的印象很好,王朝亮又介绍了陆凌西身边的颜越,郑新河打起精神,心知比起没多少社会经验的陆凌西,颜越才是难对付的那个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很快就竹子聊了起来。陆凌西对花花草草了解不少,但要说起竹子,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郑新河看出了陆凌西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主动讲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说起竹子来是头头是道。从竹笋好吃说到竹子造纸,又说起了国外最近兴起的竹子自行车,零零总总最后才引到了正题。他希望能发挥竹子的特性,将其打造成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用来代替钢铁的存在。

说到这里,郑新河怕陆凌西和颜越不相信,特意提到了现在已经成熟的一项技术,用高压将多片竹子多次粘合在一起,令竹材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百倍,使其强度达到了建筑用材的性能标准。

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正是郑新河,他略带一丝激动地说:“我一直在寻求这项技术的改进,但因为原料的限制,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有了小西你发现的这种竹子,这项技术将很快能推广运用到实际中去。”

陆凌西被他的语气感染,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他相信郑新河说起这一切的热情并不是作假,而是发自内心的将此当做他的事业来做。

郑新河看陆凌西听得认真,更高兴了,兴奋地继续讲了起来,“我希望竹子不仅仅是取代建筑用的钢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当然短时间内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用竹子全部代替了钢铁,但只要我们肯走出第一步,一点点的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长远看我们终将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这个时候的郑新河看起来一点不像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沉稳,浑身透着一种狂热的气息。陆凌西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王朝亮的影子,王朝亮苦笑着摇摇头,“职业病,没办法。”

因为郑新河的坦诚,他们几个很快熟稔了起来。在亲自跟着陆凌西去花圃看过竹子后,郑新河正式和陆凌西提起了合作的事。他希望能由陆凌西提供原料,他提供技术共同开发被他命名为竹刚的新型材料。

“如何?”

郑新河说着看向了颜越,事关合作谈判,陆凌西并不插手,全部丢给了颜越。颜越没有立刻答复,而是沉吟片刻委婉地问郑新河是否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商。

郑新河笑了起来,“我在这行研究久了,也认识几个人,投资的事颜先生放心。”

他以为颜越是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厂商,对此十分自信。哪想颜越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希望我们自己投资。”

“什么?”

郑新河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了王朝亮,用眼神咨询微园艺的经济状况。

颜越猜到了他的顾虑,轻轻一笑,“如果郑主任是担心资金的话,这一点可以放心。”

郑新河深深地看了颜越一眼,“这个投资不是小数目。”

“我知道。”颜越轻描淡写地说着:“事实上,是凤城政府现在有一个科技扶持项目,我觉得我们很适合,有了政府的背景,竹刚的推广也会更加的顺利。”

听到颜越能搭上政府的关系,郑新河只是略微考虑就同意了颜越的提议。如果真能和政府合作,他们也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两人谈妥之后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政府方面的合作由颜越出面,陆凌西开始了进化南竹的繁殖。对于这一点,郑新河比陆凌西还要上心。

一般而言,竹子的繁殖以埋鞭、埋秆、埋节等传统的无性繁殖为主,但陆凌西手头进化的竹子只有一株,想要通过传统方式成林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正好他身边有郑新河这个专家在,陆凌西特意把邱田花圃那边的实验室空出来进行了竹子组织培养育苗。依着郑新河的说法,通过组培育苗,一个芽一年至少可繁一万株苗。这种繁殖方式速度快,增殖系数高,并且质量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与亲本优良植株完全一致的大量植株用于建造人工竹林。

郑新河在进行了组培育苗后,又问陆凌西打算把竹林建在什么地方。他的意思是南竹的产地多在蜀川一带,陆凌西发现的虽然是变异的南竹,但总归生长环境不会相差太大,最好他们把竹林也建在蜀川,但陆凌西不太愿意离开凤城,想把竹林直接建在凤城的郊区。他这么一说郑新河直接觉得他是在瞎胡闹。

“南竹对土壤要求比一般的树种高,既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凤城这里怎么会适合培植竹林?”

“花圃里面移植的几株竹子现在长的很好,凤城的土壤未必不适合南竹的生长。”陆凌西认真道。他知道郑新河是竹子专家,但他对净化后的土壤十分有信心。再说如果真把竹林建在蜀川那边,离得凤城太远很多事都不方便。

因着陆凌西的坚持,郑新河不得不跟着他跑了几趟凤城郊区,亲自测量了附近的土壤成分,以确定这些土壤适合南竹的生长。测量结果让郑新河十分惊讶,不仅是因为这些土壤适合南竹的生长,更是因为这些土壤少见的没有任何的污染,不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