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文学网 - 耽美小说 - 女装大佬在明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4

分卷阅读44

    年贩镜子的海上收入估计能达到几百万两,要不然等两年后再海禁。”

不得不说,此数字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心动了……明朝因为不收商税,农税也收的少,在历朝历代中国库是最穷的一个。清廷每年收入在八千万两白银左右,巅峰时期逼近九千万两白银。明末一年不到四百万两,现在虽然比四百万多一些,但也多不到哪去。

这些钱想到于一年的财政收入,户部尚书直接颤抖了,就连其他支持海禁的官员心中也不免犯嘀咕。又不是不关,早两年晚两年应该也没太大差别吧……

李乘风本就是打算能拖一年是一年,等到大家尝到甜头,就算皇帝要关想必官员们也舍不得这块肥rou。

海禁之事暂且搁置再议,现在重要的是镜子一物。工部听见李乘风描述的泰西小城的封闭若有所思,也吸收了他们的经验,精挑细选,在京外几十里的无人郊区修建了工厂。匠人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确保背景万无一失,顺便将其全家都接去住。

李乘风亲自去厂里指导,这次制镜,朱厚熜给了他百分之二的纯利,听起来或许不多,但事实上这相当于他成天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每年就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两的收入。对比明朝官员们微薄的俸禄,他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

对此一些官员还有微词,最后让朱厚熜直接撸了官职,一个两个都老实了不少。

李乘风白银在手,笑看疯狗。每天出入工厂,看见匠人们每日极为辛苦,被监工打骂不说,有时候连吃饭都吃不饱。于是顺带跟工部的人要求提高一下匠人待遇,工部一边心骂他多事,一边照做。

看玩笑,这位可是皇上和首辅身边的红人,听闻就连太后公主首辅夫人都对其赞赏有加,但凡得罪了的,不是贬官就是罚奉。早在这女道士来时自己顶头上司就再三叮嘱,万不能怠慢。

工匠们待遇提升了,干活就更卖力了。最后制出的镜子,就连李乘风这个现代人看了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更别说周围的点缀,在审美这一方面,大明无论文人还是匠人绝对是独一份的。当瞧见一面用珍珠,红玉、玛瑙为原材料,雪中红梅样作边框的等身穿衣镜之时,李乘风简直惊呆了,不由为自己之前提出的什么镶金镶宝石的直男审美感到羞愧。

匠人代表羞涩道:“仙姑,这是小的们一起筹钱做的,感谢您这段时间的照拂。”

李乘风笑着收下了,至此,第一阶段算是完成,接下来便是销售了,这可得好好想一想……

作者有话要说:我个人真的认为,明代无论皇帝或大臣工匠,审美的平均水平是最高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生产力到了这个地步(清朝被提出聊天群。)

另外

说日万!就一定日万!谁也别拦着我!我要洗心革面!发愤图强!改变以前懒散的自己!大家监督我!!!!

33、妥协

按照户部的说法,他们打算自己去经营,用类似贩盐的方式,商人们凭借票引,官府统一定价,来进行镜子的买卖。

李乘风要被这种朴实无华的经营方式惊呆了,他想了许久,委婉表示道:“镜子这种东西与盐铁不同,虽说新奇,但也不是少了它就活不了了,百姓们不买也就不买。何况买了一面还能用好几年,倘若和盐一样管理如此严格,怕是不好流通啊。”

户部官员陷入沉思,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不知真人有何高见?”户部尚书王好问期待的问道,在满朝文武中,除了杨一清杨大人,他对李乘风是态度最好的,也许是因为对方的出现保住了自己岌岌可危的头发,总之王大人完全不在乎他女人的身份。

“不敢当,贫道其实也觉得,让商人去经营挺好的,但是那个票引就不必了。无论大小商人,交足了钱可贩卖,至于能卖多少,就看他们的本事了。此物易碎,出了京城想要长途运输势短时间必要花费大量财力,统一定价委实不太合理。”李乘风其实也不太懂这些东西,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耳濡目染,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营销故事。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同意,但也有的提出反对意见。“可正所谓,无jian不商,倘若那帮人肆意抬价,导致无人买可怎么办?”

李乘风自信的笑了笑:“不会的,如今工厂里产量每日俱增,又不是什么垄断的行当,即使有人想提价,也要小商人们跟风才行。”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王好问拍板,决定采用李乘风的建议。

……

近日京里出现了一种新鲜东西,官方称其为琉璃镜,老百姓们更愿意叫他为银镜,全因此物表面如上好的银锭一般光洁,照的人分毫毕现,比铜镜不知好了多少。几乎所有大明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自己长什么样,冷不丁照了银镜,都吓一跳。

不少老人不愿站在镜子前,认为那其中有妖物,会把人的魂儿吸进去。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对银镜这东西十分喜爱,不光四处都能买到,最重要的是,价格还不贵,寻常人家也能负担的起。又听闻一块镜子能用好些年,于是都咬咬牙,给家中妻女买上那么一块。

不止在女性中流行,就连文人书生们也极为追捧。也不知是哪位营销天才的主意,那银镜竟然和修身养性挂上钩,君子正仪容乃是大事,如今大街上不少学子胸中揣着镜子,时不时掏出照一照。

工厂里的匠人们由于待遇好了,干活也十分起劲。在镜子的装饰上费尽心血,最后的成品那叫一个花团锦簇。其中一件高八尺,四周用金丝银线包裹的“镜王”就连嘉靖看了也忍不住赞赏,不过宫中的镜子已经够多了,且都是根据各人品味定制的,所以还是将其卖了出去。

当李乘风听闻那件“镜王”最终以三千两白银成交的时候,不由感叹,果然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土壕大撒币。

当户部将近期贩镜的收益上报之时,所有人都沉默了,这几乎相当于江南等富庶地区一年的财政收入。而且还只是京城周边的销售量,假如真能像李乘风所言,远销海外,那岂不要赚翻了,一时之间所有人的心思都开始活动。

朱厚熜也露出笑意,有了这笔钱,总算是能暂时缓解燃眉之急,说不定国库还能有剩余,自己终于能过个安稳年了。

当然他也没忘了,这一切都归功于女道士,刚想继续给封赏,连忙被李乘风拦住了。

“陛下,贫道如今衣食无忧,短